1)第七百七十三章 战局出人意料_我主法兰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百七十三章战局出人意料

  法兰西将巴伐利亚击败的同时,奥斯曼与俄罗斯的战事也发生了变化。

  18世纪,奥斯曼帝国已无法像前几个世纪那样对欧洲造成威胁,其落后的统治制度造成了官僚、军队系统的全面腐化。官僚的激化了内部的民族、宗教矛盾,军队的造成了对外战争连续失败。时至今日,奥斯曼帝国如同年事已高且病入膏肓的老病人,不但侵略之锋已成强弩之末,就连自保都未必可以。在此情形下,其与俄罗斯之战可想而知。

  黑海北岸原是游牧民族生活之地,大多为地广人稀的草原,除了少数军事据点、要塞外,鲜有能提供食物的城市、农场。奥斯曼帝国初时还能顺利进军,但正因为进军顺利,其在深入了克里米亚草原后,补给线便成了弱点。

  俄罗斯攻略克里米亚多年,在克里米亚一带建立了多个据点,每个据点中都存放了相当数量的食物、弹药。因此,当数十万俄军南下时,其后勤补给完全不用担心。

  俄罗斯克里米亚总督波将金将军在正面防守,令奥斯曼军队无法再进一步,同时,苏沃洛夫、鲁缅采夫率军从后包抄,截断了奥斯曼军队的后路。后路一断,奥斯曼军队也只能后撤。也就在后撤的过程中,俄军各部前后夹击,将之重创。而后,俄军更是一路向前,攻陷了奥斯曼帝国的前线基地敖德萨。

  战争自4月爆发,俄军于8月便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甚至还占领了奥斯曼帝国的前线据点敖德萨。这并不是因为俄军战力超人,也并非是因为奥斯曼帝国真的不堪一击,而是双方的角色所定。

  首先,俄罗斯在战前便已经在克里米亚经营日久,不但补给充足,更是一直以奥斯曼帝国为假想敌。与之相反,奥斯曼军队远来疲惫,又缺乏补给。因此,俄罗斯可谓是以逸待劳。以逸待劳之师与兵困马乏之旅之战,其结果不言自明。

  其次,奥斯曼军队离开敖德萨之后,无论是往北,还是往东,必然将深入俄罗斯腹地,结果便是无力防备侧翼和身后,在被切断后路的同时亦被前后夹击。

  然而,得胜之后的俄军也未深入追击,只追杀至敖德萨便止步停留。因为俄罗斯也有相同的问题。黑海沿岸距离莫斯科、圣彼得堡等后方较远,补给线太长,若是继续深入,刚刚得胜的俄军也必然会失败。

  俄罗斯与奥斯曼帝国在近一百年间有多次交战,每次战争皆以俄罗斯胜利告终,但这些胜利都有一个前提——奥斯曼军队远离统治中心作战。同样每次战争也有相似的结局,俄罗斯与奥斯曼谈判终战,俄军始终无法深入敌境。

  俄罗斯在经历多次扩张后,土地辽阔、人口充足,但由于经济贫乏,军队无法得到精良的装备。它在同样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