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4 王亶望上位闽浙总督,和珅为何愤怒?_大清话事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上圣明。”

  和珅心中一阵恼火。

  王亶望虽然每年孝敬的也不少,可怎么也比不上陈祖洛重要,那是他和家军的核心班底之一。

  丢了闽浙,去了湖广,看似差不多。

  可现如今南方贼情如火,湖广这摊子很容易引火上身。

  福建就不一样了,打不过也能守得住!

  只要在关隘山谷里狂修木石堡垒,再和靖海侯施家一文一武搞好关系,闽地就是洞天福地。以伪吴王那种算计的江南商贾作风,肯定不会去啃福建!

  ……

  和珅如此愤怒,还有一层原因。

  朝廷取消了广州口岸,禁了官方海贸,可民间走私还可以悄悄进行!

  海贸走私油水之丰厚,非一般人可窥视。属于被史书忽略的一个重大历史问题!

  从宋到清,

  历朝历代对于海洋的政策一直在变化。

  但无论怎么变化,以南方官绅为主体,京城人物幕后参股,联合主导的海上走私从未停止过!只不过是规模猖獗程度不同罢了

  禁海,那是官方的态度!

  通海,那是帝国官绅阶层的集体选择!

  ……

  和珅跪在金砖上,心中很是懊恼。

  福建是继当前最合适的走私省份,就这么不小心丢掉了,实在心疼。

  暗自腹诽王亶望是个混账,早晚整垮他!

  而久居福建泉州府的靖海侯施家也比较特殊。

  施家不朋不党,除了忠于皇帝和银子,他们和任何权臣都保持着友好但不亲近的关系。

  大员岛南部一半的耕地都是施家的!每年光收田租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施家想组建一支万人规模的军队,轻而易举。有钱、有粮、有地盘、有影响力!

  正如和珅在府中私下对宠妾小七感慨的那样:

  福建这地方,情况太复杂了

  ……

  “钦差大臣刘墉在川鄂贵奔波数月,斩断走私链条无数,将当地的硝石矿开采情况如数奏报朝廷。朕觉得他还是尽职的。”

  和珅连忙接过话茬:

  “臣附议。如今南方战事如火如荼,正需要刘大人这样的忠臣留任,若能让吴贼火药枯竭,则朝廷不胜也胜。”

  “嗯,你说的有些道理。就让刘墉继续巡查吧,加一项职责,除了硝石,一切军资原料都属于他的稽查范围。”

  “皇上圣明。”

  于是,刘墉想回京的希望再次落空。

  ……

  “皇上,刑部侍郎郑谨生请旨,可否回京”

  “准了。他再留在江北,意义不大。”

  这是今日,最没有异议的一项人事安排!

  从稽查钱峰遇刺,到有限度的查访粮仓储粮,到后来因为种种事务再次滞留。乾隆对于此人的工作谈不上满意,也谈不上不能接受。

  总之,

  郑谨生是个成熟而谨慎的官僚,对于火候把握的非常好。

  人如其名!

  凶险的钱峰案、深不见底的粮仓案,他都处理的游刃有余。对上对下,对京城同僚都有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