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恍如隔世_匡扶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孙越陵让张应龙描述了一番这个丫鬟的模样之后,笑道:“如我所料无误,这个丫鬟就是当年一直服侍沐宛的贴身丫鬟小蝶了。”顿了顿又道,“既然小蝶没有露面,那么这个叫小翠的,肯定也在帮沐宛一并购置胭脂水粉。”

  张应龙不解问道:“大人为何如此热衷于追查当日京师花魁的下落?”这个疑问,同时也是张鹏勇等其他几名负责头领心中的疑问。他们虽然知道怡香院是闻香会经营下的一个产业,但却并不认为沐宛就是一个要拂逆作乱的闻香会乱党。

  这个道理,其实在明朝很普通。

  在大明朝,除了变态的开国太祖朱重八之外,对付那些犯上作乱的乱党匪民,从来都是首恶必究,快速处理。概因为天子认为滥杀不祥,所以一般只追究作乱的首恶之徒,参与余党最多是充军发配,对那些在作乱匪民中地位不高,只是做一些后勤补给、摇旗呐喊之徒,朝廷往往会宽大处理,不予深究。

  就好比一直为祸大明朝廷的明教和白莲教等邪教乱党,大明朝廷也只是采取安抚的姿态,并不打算把他们彻底剿除。因为这些乱匪中,其实许多人都是被逼迫和蛊惑才参与其中的,并不是一心想要反叛,如若贸然打击彻底清除恐怕还会起到反作用,所谓用疏不用堵。再者这些作乱的匪党,都是明朝的子民,并非是对立的异族,就算朝廷能够清剿干净,受损伤的毕竟还是大明的元气,况且这些人多如牛毛,也不是说清剿就能清剿干净的。

  所以,闻香会作乱后,许多闻香会的头领都被朝廷视为通缉人员,定要捉拿归案。而那些在闻香会所经营生意中的一些掌柜、伙计、下人等等,都没有深究,只是例行遣散,押送回籍,由当地官府监视看管。

  沐宛作为一个闻香会势力经营下的一个青楼的花魁,虽然也有一些嫌疑,但毕竟她没有明目张胆地反对皇权,更没有直接参与恭顺侯的谋逆,随着恭顺侯的身死,她连这最后一点串通拂逆的罪证都没有留下来,所以朝廷在最后清查乱党之时,就把她给遗忘掉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孙越陵手下四人都不明白他为何如此急切于要找寻一个青楼的花魁,稍微听说过他故事的,还真以为他是对那个花魁情难自禁,念念不忘了。

  孙越陵也不好解释太多,毕竟沐宛和闻香会的关系只有寥寥少数人知道,笑道:“张千户,这个京师头牌沐姑娘,其实和闻香会贼首徐鸿儒关系非同一般,我在想,如果能够找到沐姑娘,那么也许能够找到徐鸿儒。”

  张应龙促狭地笑了起来,一脸的恍然大悟,道:“大人真是高明,谋定而后动,原来这个头牌沐姑娘,居然是徐鸿儒的姘头,不是大人点破,小的还真的是一头雾水,完全不知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