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5章 文以载道_匡扶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谭元春果然是大家风范,神情淡定,对着台下环手作揖之后,慷慨而言道:“诸位文林同道,谭某今日献丑了!一家之言,还望扭转时文风气,还文坛性灵之本色,以正天下试听!”

  “轰”,他的话一落,整个台下就炸开了锅,议论纷纷,褒贬不一。

  这话说的太傲气了,大有他竟陵派一统文坛的感觉,仿佛天下除了竟陵学说之外再无他物。

  就连孙越陵也被他如此霸气的言论给深深震惊。要知道,在当时的所谓文坛,虽然竟陵派继承了公安派的观念,将之改良并扬光大,一时间在文坛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并非是所有读书人都支持竟陵派,很多人还是倾心于复古经义之学,对竟陵派的观点不甚苟同,如今谭元春如此狂傲放言,倒让许多其他学派的拥趸们感到难以接受。

  只听得谭元春侃侃而谈道:“今之时文,多学前、后七子,妄攀经义、摹拟古人、囿于工律,说什么‘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殊不知,这才是阻碍时文展枸新的最大弊端所在。在下认为,时文当因世而变,因世而转,世道变之,则文亦改之;所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只有跟得上世道变化而自心灵的文章才是好文章,才能经久不衰传而弥新,不被世道所淘汰……”

  孙越陵听得耳目一新,想不到竟陵派的观念竟然和后世的所谓“文由心”的观点不谋而合,倒是十分不错的论言。

  谭元春见到台下议论纷纷,稍微停顿了片刻,等到众人平息下来,才继续说了下去,道,“愚以为,时文不必摹古蹈旧,而应该立旧破新,博采众长,正所谓‘法不前定、以笔所至为法’、‘词不准古,以情所迫为词’,只有自内心、直抒胸臆的文章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好文。而对于那些复古之文,谭某非是刻意鄙薄,实在是时文复古多是染古之皮毛,并未深得其意,如此蹈旧临摹,与抄袭何异?窃以为,只要‘引古人之精神以接后人之心目,使其心目有所止焉,如是而已矣!’所以时文、诗歌、曲艺不但要灵动飘逸,也应该浑厚蕴藉,所谓‘厚出于灵,必保此灵心,方可读书养气以求其厚’,达到那种‘幽深孤峭’、‘归于典雅’的至高之境,才是真真正正的优等好文。”

  听到这里,孙越陵也暗暗感到心惊,召开这个大会的初衷只是让各家学派阐述自己的观念,宣扬自己的学说,还特意制定了规矩不得对其他流派进行指责污蔑,这谭元春虽然在话里没有明说什么,但言下之意无非就是他们竟陵学派才是真正的文学正宗,那些复古的经义学派都是一些虚伪、低劣的学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文章。

  说句实话,文风与时俱进、求新求变当然是文学展的必由之路,但如此轻视复古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