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1章 指挥使李重进(特鸣谢书友 33026931_大周帝国:开局诛杀赵匡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二人听后,都沉思起来。

  片刻后,李延福猛然道:

  “父亲大人,您是说韩令坤有可能谋反?!”

  李重进点了点头。

  李重赞迟疑道:

  “这韩令坤在军中一向与赵逆交情深厚,且陛下以大兄之归德军替换韩令坤之天平军,守幽州三州,韩令坤只得淮州、扬州二州,只怕他确是心存不满。

  不过大兄,他应该还不敢反叛我大周罢?”

  李重进冷哼一声,不屑道:

  “韩令坤此人,贪财好色,狂妄自大,就只怕唐国主李景君臣擅于拉拢,对他动起了心思!

  若如此,就很难讲韩令坤会不会反叛我大周了!”

  李延福忙道:

  “父亲大人即然有此顾虑,那我们即日上书给太后和陛下,好让他们提防韩令坤此人。

  以显我李家对太后和陛下的忠心!”

  李重进听后点了点头,三人当即命心腹幕僚进殿,商量着写起了上呈给太后和小皇帝的奏折来。

  六日后,柴宗训在汴京接到来自幽州李重进的加急上奏,心中满意:

  “李重进乃太祖之甥,向来对我大周忠心耿耿。

  虽然太祖过世时,他不满父皇接位,然太祖命他于病榻前向父皇行君臣之礼后,李重进始终能恪守臣纲。

  父皇三征南唐,尽夺淮南之地,李重进在父皇命令下,奋勇攻取,战功赫赫。

  是以父皇病危时,仍留住李重进为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委以重任。

  朝中范质、魏仁溥等大臣都是一群蠢货,居然听信了王溥此贼鼓动,认为李重进会谋反?真乃人云亦云的傻瓜!

  夺李重进侍卫亲军司都指挥使之权,他不是也没有反?只便宜了当时的赵逆此贼。”

  柴宗训当即写圣旨回复李重进,对其忠心夸奖了一番,并表示已对淮南节度使韩令坤做了提防。

  李重进三人在幽州密议淮南之事时,韩徽、张咏、曹彬三人已统八万二千大军行进了十六天,于开熙元年十月十五日,抵达了濠州地带,距离与金陵一江之隔的扬州仅三天路程。

  中午在淝水附近,全军扎营造饭,韩徽等三人聚于主帐中商议军情。

  主位上的韩徽道:

  “我军再有三日便可进入扬州城。

  即然陛下命我们提防着淮南节度使韩令坤,抵扬州后我军便自立大营,严加守卫!”

  曹彬从十余岁即从军,军中经验老到,当即道:

  “韩帅,军中水源也须当心,立营当在江河之边,并派斥侯于水源上游巡视方可。”

  韩徽知自己无甚实战指挥大军经验,皇帝柴宗训派曹彬来,就是给自己当行军指导的,欣然道:

  “曹将军战阵经验丰富,所议极佳,便依此办理。”

  曹彬拱手称谢。

  张咏道:“韩指挥使,即然我军已近扬州,便由下官率我“龙骧卫”侦骑四出,打探扬州及淮南之地的情报。

  下官亲赴扬州监察淮南节度使韩令坤之动向,以利我军预作准备!”

  经近半年来的严酷训练,张咏已将“龙骧卫”军士打造的精通斥侯、消息传递与刺杀等术,相当于柴宗训前世时空中“锦衣卫”与“夜不收”的合体,兼具二者之能。

  韩徽点头道:

  “那就有劳张指挥使了。

  明了韩令坤之动向,对我军行动大为有利,不致措手不及。

  希望韩令坤此人不要利令智昏,做出勾结唐国、背叛我大周的蠢事来!”

  张咏等“龙骧卫”军士用过午饭后,便即离营出发,大部四散往淮南各地打探,少许人潜往南唐的金陵。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