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四十八章帷幕该拉下了_三国从自立为王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手里的黄巾士卒不下十数万人。

  是以黄巾出身的他们,对皇甫嵩天然的恨之入骨。

  若不是刘毅交代要生擒,只怕他们早将皇甫嵩的首级悬之于东门,以扬军威、泄心头之恨。

  刘毅摇摇头,正声道:

  “在北宫伯玉进攻三辅之地的紧要关头。

  我等全歼汉军部队、生擒皇甫嵩的举措,对刘宏来无异于雪上加霜。

  数月之前洛阳流言四起,说黑山军准备联手北宫伯玉,兵寇洛阳。

  朝廷现在自顾不暇,与其说想征讨我们,还不如说正想如何安抚我们。

  免得我们挥师与北宫伯玉联手,共同攻打洛阳……”

  刘毅生擒皇甫嵩的目的很简单。

  一是面对朝廷的招安有更多谈判的筹码。

  二是有这项事迹在,即使他不去主动整顿黑山各势力,那些中立势力必定会纷纷来投。

  让他能用最小的精力快速整合太行山各方势力。

  刘毅心里清楚。

  按照历史,朝廷无力征讨围剿黑山军,会遣使拜杨凤为黑山校尉,得举孝廉计吏。

  张燕见状主动派使者到京城洛阳,上书朝廷请求归降。

  汉灵帝顺势任命他为平难中郎将,管理黄河以北山区的行政及治安事务。

  不仅可以脱下贼寇的帽子,还能获得一个合法身份。

  每年可向朝廷推荐孝廉,并派遣计吏到洛阳去汇报。

  这是最吸引刘毅的地方!

  汉朝选拔人才注重举孝廉。

  可当今之世,上进之路皆为世家所掌控。

  无论举孝廉还是举茂才,都是世家商量好的,平民庶子根本没有什么机会?

  若他有举孝廉、计吏的权力,就会增加对士人的吸引力。

  尤其是那些仕途无望的寒门士子,在没有更好的选择下,前来投奔是个不错的出路。

  有了这项权力,到时候他想要再招贤纳士,就会容易不少。

  退一步来说。

  若能够获得举孝廉、计吏的权力,他就能够在他权力范围内,给典韦等人名正言顺的安排合法的官职!

  这些本是属于张燕的待遇,只不过现在要被他雀占鸠巢了。

  刘毅一一解答完裴元绍等人的困惑。

  末了。

  就在众人皆散席离去之际。

  刘毅将廖化留了下来,并拿出一封写好的亲笔书信、以及一个木匣子交与他,郑重说道:

  “元俭你刚回来本该让你好好休息,然此事交由别人去办,我皆不放心。

  辛苦元俭再跑趟洛阳,找到元鸿(张凌),令他按照我信上安排行事,勿误!”

  “喏!”

  廖化毫不迟疑的应承下来,转身就去办事。

  他心中没有任何不满。

  相反,对于刘毅的信任他显得十分激动。

  那木匣子装的是何物,他心中再清楚不过了。

  刘毅能够如此放心的交给他,可见他在刘毅心中倍受信赖。

  他定尽力完成此事,不负刘毅重托!

  望着廖化离去的背影。

  刘毅眼中闪过一丝希冀的光芒。

  蛰伏了这么久,是时候启用张让这张底牌了!

  这一年多以来,他让张凌暗中给张让贿赂了不少好处。

  各种奇珍异宝、各种利润分成、可以说是把张让养得盆满钵满。

  双方之间的关系获得了飞速的进展。

  刘毅虽然对钱财并不看重,但也不意味着他愿意当冤大头。

  没有人愿意吃亏。

  张让等人吸了他这么久的血,也是时候为他做点事了!

  刘毅之所以不断的贿赂张让,就是看中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集团独霸朝纲,权倾天下。

  张让不仅封侯贵宠,权势达到顶峰,连父兄子弟也做大官!

  虽然张让专权乱政、卖官索财,笼络权臣,把东汉朝廷搞得乌烟瘴气。

  臭名昭著为世人所痛恨,但乱世前期傍上这条大腿,还是很有好处的。

  等刘毅达成自己的目的以后,便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再不用看他人脸色行事!

  厚积薄发的刘毅、争霸天下的帷幕该拉下了!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