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82章 终极王者(上)_钢铁苏联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型车就是如此。

  在后来的第一批次量产型上,很多原型车都没有完善的细节都是到了那时候才加上去的。如果不是卡拉莫夫后来带人,又把马拉申科退下来的那辆IS6原型车大改了一通、完成升级,那这东西的综合性能是真不如量产版本,很多细节上其实都不太到位、属于凑合用那种。

  这二来的原因就是成本预算的控制问题,给原型车删减少装点东西可以进一步压缩成本,项目经费本身就不多或者是原型车成本有些超支的时候,这就显得非常重要。至于军方能不能接受量产车稍微高一些的单价,那还得等他们看过原型车的实际表现再说。

  如果真的性能非常强力、钱花的物有所值,那么量产车的成本只要不是高出太多,其实也都是可以被接受的。IS6也是这样方面的一个代表,其一批次的量产单价比军方开出的期望价格要高了整整15%,就这还是科京极力压缩全车成本、尽量不影响太多性能的最终结果。

  虽说贵是贵了点,但IS6的确是物有所值啊,甚至说物超所值都可以。

  马拉申科给出的评价是“论综合战场表现,IS6的作战效能至少在IS2的基础上实现了翻倍,多数情况下一辆IS6可以胜任两辆IS2才能完成、甚至都无法完成的任务”。毕竟IS6的机动和防护两项,对比起IS2来说实在是提升太大,堪称是有了质变。

  更能扛揍加上跑得更快,还一如既往地继承了IS2本就令人满意的强大火力,这就意味着IS6的战术弹性选择要远远高于IS2。甚至连一些原本是IS2无法完成的任务,比如说高速驰援中型坦克部队进行重火力支援,放在IS6身上那都是可以做到的事情了。

  所以马拉申科那句“IS6的作战效能比起IS2实现了翻倍”可真不是吹的,比起那15%的超出预算溢价,作战效能翻倍那才是真的香!

  要是只认死价格、不看作战效能提升有多大,拿这当借口把IS6项目给否了,那苏联的决策层才是真的脑袋有问题、和德国佬半斤八两。

  虽说更高的量产成本导致IS6的产量提升相对缓慢,跟IS2投入量产那时候的产量提速确实没法比,直到今天都还有不少主力近卫坦克部队在排队等待换装。寻常的普通坦克部队那就更不用说了,只要能拿到IS6、甭管数量多少,那都值得跟兄弟部队吹嘘一番。

  但就这些已经拿到了IS6的主力近卫坦克部队的实战反馈来看,马拉申科当初给予IS6的评价是完全正确的,实战战果也是非常好看,成本高点、产量提速慢点相比之下都是可以接受的。

  现在在那些已经拿到IS6的一线部队中,甚至流传着“IS6是加重超级版T34”的怪异说法。

  尽管科京知道这样的言论是对IS6强大性能的认可和赞美,但老实说自己的杰作被人安了个“莫洛佐夫式”的名字,这多多少少还是让心高气傲的科京心里感觉有点不对味。

  这就好比隔壁家早出生两年的闺女很漂亮,你家晚出生两年的闺女更漂亮,然后旁人说“你家闺女简直是隔壁家闺女威力增强版”一样。

  你这当爹的固然是高兴、明知是赞美,但总觉得那儿不对劲、有点怪怪的,好像有啥东西变绿了。

  若是能体验这种感觉,那你也就能理解科京的心情到底是啥样了。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