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00章 破冰之旅_别叫我歌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椭圆形海上巨物。

  但现在的海上龙宫,却已经达到了六百多米的直径。

  高度也达到了近百米。

  从上到下,依次是观光层(天空音乐厅),第一动力层(浪瓣硬帆)、第一甲板层(体育场)、第一生活层、科研层、保障层、第二甲板层、第二生活层、船坞层、第二动力层、仓库层、第三动力层、压舱层、分隔舱室缓冲层。

  整个舱室的设计,都由朱启南为主操刀,他带领的一个团队,目前就在海上龙宫现场入驻,前期设计、验证施工、修改调整一条龙。

  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朱启南伴随着海上龙宫的一路成长,经验积累的速度,堪称可怕。

  经常有人看到一个戴着安全帽,穿着反光马甲,拎着各种电动工具挥汗如雨的胖子,蹲在各种犄角旮旯里,这就是朱启南。

  而每一层,也都有着复杂的结构,会议室,实验室、宿舍、食堂、超市、影院……应有尽有。

  此外还有多达三个可以维修数千吨轮船的船坞、六个可以停泊大型直升机的停机坪,四座浮桥……

  无论从哪里看,海上龙宫都堪称是一个巨大无比的海上城市。

  即便是如此,海上龙宫依然有很多的空间还在建设中,没有完全利用起来。

  此时,在海上龙宫的天空音乐厅里,接近两千名的学生和老师济济一堂,看着站在中间的谷小白。

  这里是海上龙宫最好的观景台,也是最大的室内会场之一。

  在中央的舞台,环形的大屏幕降下,向四面八方投射出来了海上龙宫的剖面图。

  上方有几个大字:“海上龙宫的破冰之旅”。

  谷小白拿着指示器,站在中间台上讲解着:

  “从结构上来说,海上龙宫的原理更像是一个复杂的多体船。它的外表是圆形,但是底部却有十二个不同形状的船体,以获得可靠的航行能力,以达到船舶动力和空气动力的平衡。”

  从结构图上来看,海上龙宫的底部,有点像是座头鲸下颔部位的竖直褶皱,它本质上,更像是十二个超级巨大的船体拼合起来的。

  “因为海上龙宫的这种结构,也使得它破冰航行成为可能。十二个船体,可以将海上龙宫的重量,转换成极大的压强,压裂冰面,把北冰洋上的冰层压裂。而这十二个船体之间的空隙,则可以说是一条条的通道,让冰块可以顺畅滑行,大家请看这个曲线,根据计算,当海上龙宫的时速达到公里时,十二个船体之间的水流,就会形成一个水流润滑层,可以将冰面的摩擦力降低到最低……而为了在初始阶段降低摩擦力,船首还进行了一个特殊设计,可以将深层较为温暖的海水回流到顶部,洒向冰面,虽然这会降低海上龙宫的动能,但却可以更好地压裂冰层,降低阻力……总结来说,海上龙宫的航行方式就是先喷水润滑,再压裂冰层,让冰块的浮力托起海上龙宫,再次压裂冰层,以此形成一个循环。这种过程可能会使得海上龙宫产生一定的起伏,而在速度达到公里时,这种起伏就基本上会被抹平,所以我们这次航行的最佳速度在70-80公里之间……”

  谷小白点了一下手中的控制器,画面上的海上龙宫动了起来,像是梳子一样顺畅地滑过冰层。

  下方大家听得目瞪口呆,眼睛闪闪发亮。

  娃复查结果还不错,以后需要定期复查。

  哈叔的状态找回来却比想象中难,本来后期就难写……

  上个月算是给自己放了个假,不能再浪了,更新起来!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