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9章 学业与兴趣的座谈会_别叫我歌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

  其他三个人,都翻了一个鄙视的白眼。

  我真的挺有趣的好不好!你们什么眼神!谷小白委屈死了。

  “所以,小白你认为,学业比兴趣重要?”小苏师兄笑问。

  “那当然。”谷小白点头,“学业是最重要的,要先处理好学业,才会兼顾兴趣。”

  “那你们呢?”小苏师兄问其他三个人。

  “兴趣。”高考前一天刷了通宵新游戏的赵默言简意赅。

  “不能一概而论,要看是怎么样的兴趣,怎么样的学业。”周先庭有着辩证的思想。

  “同样重要!”王海侠表示自己喷人之后才会超神,“想办法把学业和兴趣结合起来,才是最重要的!”

  “赵默同学?”小苏师兄觉得赵默和谷小白截然相反的观点,其实更有冲击力。

  “学业并不能定义你成为什么样的人,兴趣才能。”赵默说了一句话,看了一圈大家,又丢出来三个字:“赵元任。”

  台下,学生们和旁听的老师们一脸的茫然,赵元任谁?

  王海侠帮赵默解释道:“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作曲家、哲学家,中国科学社的发起人之一。”

  台下的大家依然茫然,所以呢?

  “赵老先生1909年在美国康奈尔大学时,最初是主攻数学的,选修物理、音乐,后来1918年在哈佛得到了哲学博士学位,1919年回康乃尔大学物理系任教。最但他最伟大的成就,却是在语言学和音乐方面,他是咱们中国的语言学之父。”

  台下的大家目瞪口呆。

  这个转职,简直转的太华丽。

  学数学的,拿到了哲学学位,教物理,成了伟大的音乐家,还是语言学之父?

  “兴趣和学业。”赵默摊开两手,做了一个跷跷板的动作,右手举起,左手下落,“兴趣引领学业。”

  台下的观众们若有所思,是哦,如果他对音乐和语言没有兴趣,如何会成为音乐家和语言学之父?

  “这只是个例。”谷小白摇头,“国内的大师级人物,李四光写了中国第一首小提琴曲《行路难》;钱学森擅长小号和黑管;袁隆平擅长小提琴;近代多元统计分析奠基人许宝精通昆曲,但他们的主业依然是科学家。国际上来说,达芬奇、莱布尼兹这种全才就不说了,爱因斯坦的小提琴,费曼的手鼓和素描,古德曼的歌剧……在兴趣上有成就,并不代表兴趣就比学业重要,他们造福世界的依然是学业,与之相比,他们的兴趣其实不值一提。所以,我认为人可以有兴趣,但是因为兴趣耽误学业,就是本末倒置了。”

  台下的观众们听得一脸呆滞。

  这些人……原来都这么牛叉吗?不但学业方面牛叉,连兴趣也都这么牛叉?

  听小白这么说,王海侠不爱听了,他道:“希腊数学家Spyridon(Spiros)Mic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