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54章 被忘却的传奇_别叫我歌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火光闪烁,高温灼人,烟尘密布,黑烟滚滚,刚刚走近了,两个人就呛得要咳嗽起来。

  现场怕不是有数百名铜匠钟匠,此时正四人一组,将一口口的熔炉抬起,依次倾倒到浇铸口里。

  在那人群之中,一名工匠,眉眼皆灰,嘴上蒙着一方湿布,却早就已经被灼热蒸干,此时正声嘶力竭地大声叱喝吆喝着。

  “快点!快点!”

  工匠们加快速度倾倒,但是那流入的铜汁始终不能连续不断。

  走得急了,突然有一名铜匠脚下一绊,上百斤铜汁倾泻而出,有一些洒在了他的身上,顿时惨叫连连。

  本来有序的倾倒,顿时乱了起来。

  人群之中,那指挥的工匠叹了口气,道:“停下!停下!”

  又一次实验失败了。

  铸钟,不是铸造其他的器物,它的质量要求非常高,不但不能有杂质,而且需要质地均匀,否则不但可能发出的声音不好,而且甚至可能铸造出来,就是裂的。

  这就要求,铸造的铜水,必须连绵不断,而且流速可控,正是所谓的“雨淋式”浇铸,这样才能让浇铸的物体内没有气泡,没有杂质……

  颓丧的工匠首领转过头来,看到了站在不远处的两个身影,这才惊呼出声:“你们怎么来了?”

  谷小白没有回答,他站在那铸钟厂之外,静静看着这繁忙的景象,那一刻,他的心潮澎湃。

  钟,是名副其实的乐器之王,是制造与技艺的巅峰,是艺术的极致,也是物理与工程的极致。

  铸造钟的铜,五分铜,一分锡,正是所谓的钟铜,质地脆,没有延展性,不能冲压、不能锻造,只能一次铸造成型,之后再也没有修改的余地。

  而他们要铸造的永乐大钟,接近50吨重,正是在这口钟之后,明代的铸钟技艺,达到了大成。

  虽然它的重量,并不是最重的,而其艺术价值、工艺难度,则一直到现代都没有被超越。

  六百年前,有这么一群人,宛若堂吉诃德一样,向这个可怕的对手,发起了近乎自杀式的冲击。

  而他们却成功了!

  这是多么伟大的伟业!

  但历史却没有给他们留下一点笔墨,谷小白甚至不知道,那些铸造这钟的工匠的名字,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时候成功的,又或者,成功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被杀之后的继任者?

  或许对历史来说,这一切无关紧要。

  但是对这个身体的华小白,对华钟君来说,非常重要。

  因为,那位被杀头的是他们的父亲,被株连的是他们自己。

  这一刻,谷小白深刻感受到了,身为浩渺历史之中一个小人物,一个不起眼浪花的悲哀。

  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创造历史。

  但更多的人,就算是创造了历史却不能被铭记。

  这口钟上,有23万个字,却没有一处地方,能写下哪怕一个工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