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9章 我也要恰饭的_别叫我歌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邵克斌疑被经纪人戴绿帽等等……

  好在,两个人还有几首传唱度很高的歌曲,是中老年人在KTV里唱歌时的的必点歌曲,所以还不算完全过气。

  而两个人也早就已经完成了早期的积累,加上人脉广,以及赶上了好时代,投资的许多东西收益不错,在娱乐圈里慢慢变成了“资本”方,有点“腕儿”的意思。

  就是那种标题党的自媒体,最喜欢“他曾经火遍大江南北,别人都觉得他过气了,其实他过的超好”“看看XXX的豪宅,你还觉得他过气了吗”这种标题的主人公。

  他们在娱乐圈里算大人物吗?

  其实已经算不上了。

  号召力、影响力都不多了。

  但他们有时候说话还是能有点用,不搜索想不起来,搜索一下还活在八卦和舆论边缘,会被一些媒体拿出来“怀旧”、“炒冷饭”的那种。

  他们现在这种状态,就是已经退居二线,却不甘心二线,已经不靠娱乐圈活着了,却依然不想离开娱乐圈。

  毕竟,其他的圈子,哪有娱乐圈光鲜亮丽?

  一旦品藏过那种滋味,就再也回不去了。

  邵克斌夫妻感情并不好,很多方面的意见都向左,但唯有一点是相同的。

  那就是对儿子的期许——成名需趁早。

  夫妻俩吃了没有系统学过音乐的亏,在世纪初的时候,被几名唱作俱佳的歌手推下神坛,又被无数虽然不如四小天王,却依然拥有优秀创作力的音乐人践踏而过,踩得无处翻身。

  天底下所有的父母,都会把自己认为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

  所以,从邵阳阳三岁开始,他们就开始了对儿子的音乐训练。

  钢琴、小提琴、声乐……

  可以说他们用尽了自己一切的力量,堆出了一个“音乐神童”。

  在两个人的重金运作之下,邵阳阳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展现出了极强的创作能力”,为他自己办了音乐会,还请了许多的大师级人物为他吹捧。

  在当时掀起了一波“天才儿童”热潮。

  但是吹出来的热度,频繁电视露脸,却又显得单调的表演,很快就被观众们厌烦。

  眨眼之间,就被信息时代的信息冲刷到看不到。

  到了快成年的时候,两个人又拼命为邵阳阳打造出了“天才创作人”的头衔。

  各种原创类选秀节目,上了又上。“创作”的歌曲“天价卖出”的炒作层出不穷。

  在各大成名歌手的新专辑里面塞歌,露脸。

  只是这种炒作,这种不遗余力的推广,效果却一直不好。

  不论邵阳阳买再多的官宣,知名度一直都不怎么高。

  不论他的父母帮他量身打造的“天才少年”人设多么光鲜亮丽,他“创作”出来的那些歌,就是不火。

  甚至还没有他在网络上翻唱的别人的歌火。

  没办法,邵阳阳的父母,虽然还有一些人脉,但却已经陈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