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67章巡视苏松下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这煮茧很有讲究,首先是时间一定要掌握好,煮太烂不牢,太生则影响加工,成品上也会有生块,另外加入的配料也要定量。”

  “这些蚕茧煮软化之后,就可以抽丝了。小民这边采用的是冷缫法,不用边煮茧边缫丝,而是先煮茧,然后将煮好的茧盛在加有少量温水的盆内,再进行缫丝。此法缫出的丝比热釜缫丝,更有精神,更坚韧,还可防止煮茧太熟、丝胶脱净、丝纤维软弱无力弱点。”

  接下来,王彦一行便进了缫丝坊,他们隔着老远便听见吱吱呀呀的声响,进了房间便看见数百人脚踩缫丝机,忙个不停。

  按沈元胜的说法,缫丝工可以把八个蚕茧的丝并在一起,并且根据不同需要,生产出不同长度的生丝,有的甚至长达千丈,其中却没有拼接的痕迹。

  王彦与众人观察了如何缫丝,但并不太懂,不过他到发现,缫丝工确实九成的男工,但也有几名女工在。

  看她们是天足,就知道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妇人,不然也不会抛头露面。

  王彦见她们动作比男工快上不少,便问她们的工钱多少,结果却只有男工大七成。

  王彦闻言皱了下眉头,但也没说什么,毕竟是男权社会,七成已经算良心了。

  在抽丝以后,就是将丝晒干,再进行纺织,最后是用模板染色印花。

  最后几道工序,都是上百人进行,作坊内有五百张织机,日夜不停的赶工,完成官府的订单。

  王彦在转了一圈之后,感受颇深,除了军队打仗之外,他还从未见过这么多人一起协作完成一件事情。

  “你们的生产,现在最大的困难在哪里?”王彦在转了一圈之后,开口问道。

  “回禀监国,主要是缫丝和织机的速度跟不上。”沈元胜回道。

  王彦原本以为是蚕茧跟不上,毕竟方才看见桑田里,劳力似乎有些不足,却不想居然是缫丝和织机跟不上。

  王彦沉吟了一下,“孤方才看了一遍,觉得你这个缫丝是不是可以和纺织、染布分开啊。你的蚕蛹不是从浙江收购买么,为何不将缫丝作坊开在浙江,那里石炭和木炭的价格也便宜一些,你抽好生丝再运过来,总比运蚕蛹要方便些。”

  江南地区开发已久,又是平原,木炭和石炭的价格确实要高很多。

  王彦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你将缫丝分离出去,这里至少能多一半的空间,再放五百架织机都没有问题。”

  沈元胜笑着行礼道:“监国英明,小民也确实有这个打算。”

  王彦微微颔首,便从晾晒的各种布匹之间往外走,不久便出了作坊,他停下步子又说道:“在缫丝机和织机上,你们也想办法改进一下织机,不要墨守成规。另外,雇工不能这样没日没夜的做事,需要有休息的时间。你要记住生财有大道,以义为利,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