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46章训练屯军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彦毕竟有过几年行伍的经历,现在也依然坚持舞刀弄剑,身体强健得不下于一般的武将。

  他力气大得很,一下就把像个干瘪老头的韩朝宣拉到了身边,几乎是半拖着,将他塞进了马车。

  一众韩朝宣的随从,看得瞠目结舌,惊讶还有这样的事情,这厮是明朝的监国。

  等上了车架,五匹白马拉着王彦和韩朝宣招摇过市,一直到洛阳城外的十里长亭,才停下来。

  这时王彦又让人备了酒水,为韩朝宣饯行,拉着他还要作诗一首,诉说离别之情,似乎两人关系很亲密。

  韩朝宣深知王彦的险恶用心,打死也不喝他的酒,不听他的酸诗,始终不发一言,冷脸相对,直到王彦也觉得没趣味,才放他离去。

  ······

  韩朝宣回到长安,带回了和谈破灭的消息。

  这在众人的意料之中,可是还让人有些无法接受,不过既然战争不可避免,那金国也不会束手就擒,剩下的就只有决一雌雄。

  此时明军攻入陕北的消息,已经传到了长安附近,虞胤推行的改革因为遭受外部的影响,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金国都快完了,大金银号自然无法获得人们的认可,信誉逐渐崩溃,发行的银票根本无人接受。

  如果金国不打一场胜仗,重新给关中百姓竖立信心,那么银号不可能会有任何的起色,也无法完成金国经济的振兴。

  大金银号并没有刺激金国商业的恢复,反而加大了人心动荡,连累一些没有参与炒棉的钱庄,也遭到了挤兑。

  金国面临灭国的危险,这本身就是国家信誉的一个崩溃,虞胤给出的方案是基于金国能够割据关中,但此时民间对此显然信心不足。

  金国制定的许多计划都无法实施,连将布匹运往西域换取牛羊,也因为风雪受到了影响。

  走上绝路的金国只能对一些重要的资源,进行直接管理,特别是粮食,进行定量的配给,抛弃已经崩溃的商品经济。

  这样一来,除了少数统治阶层,金国的富人和穷人一样,都只能实行配给,有钱也很难买到粮食。

  这得罪富人,但是富人毕竟只是少数人,金国这样也是迫不得已。

  这时虞胤去了西域,孟乔芳忙于夺回陕北,豪格开始从新主持金国朝廷的政事。

  韩朝宣回来之后,内阁里的孔闻褾等人,对他和王彦勾勾搭搭比较忌惮,对他进行了一定的排挤。

  豪格也不太放心,借势夺了韩朝宣许多权力,不过韩朝宣这次并没与豪格对抗,而是接受了豪格的安排,专心为金国出谋划策。

  在这种危难的时候,金国确实需要一个强力的核心人物来领导,如果还像之前一样扯皮,那只会进一步分散金国的国力。

  此时金国救市,让各作坊复工的计划,基本已经难产,明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打到长安,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