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5章荆州外两军会师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约微寒暄,王彦就直接进入主题,“想必李将军也知道,朝廷连顺抗清之举,乃是本督所谏。今将军以与堵抚台合营,就是愿意归于我大明麾下,本督作为陛下任命的招抚大臣,向李将军保证,堵抚台与顺军达成的招抚之议,本督一概同意,绝不会对顺军有任何压制之举。”

  王彦在甲申年之后快速崛起,从一届举人,一跃成为当朝国公,位居极品,而正是因为他提升的太过迅速,所以李过对他并不是特别了解。

  国人面对大事,多信奉德高望重的老者,而对于年轻人则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王彦虽然早以蓄须,但在李过眼中还是太过年轻,他听了王彦的话语,才知道眼前这位年轻的国公爷,竟然是招抚大事的主导者。

  “国公~”李过抱了抱拳,“去岁八月间,我东路军余部,欲与何督师合作,结果屡受排挤,后东西两路军汇合于荆州,堵抚台以大义感召,我等随决意效忠大明,但具体如何招抚,却也没有定夺。本来我等想打下荆州,为朝廷立些功劳,再细谈具体策略,不想荆州一战,却全军大败。今国公主持招抚,不知欲如何安置我等耶?”

  李自成身死之后,顺军已经走投无路,他们本觉得与大明同文同种,所以投靠大明,但这几个月的经历,却使他们心中存在一丝疑虑,而在荆州之败后,这份疑虑就变得更加厚重起来。

  王彦闻言,微微一笑,从袖中拿出一份奏章,递给李过道:“此本督写予陛下的奏章,李将军且先观之。”

  李过见此微微一愣,连忙起身,恭敬的接过,而后退回座位观看。

  臣广东总镇王彦拜上。

  自去岁八月,臣谏言招抚顺部,至今已有光阴半载。今臣奉圣命,入楚抗清,每思前言,皆感吾皇陛下中兴在此一举也。

  顺将李过,高一功等原系分守西北,倾慕英主,悔罪投诚,转战千里,杀虏逾万,此真百战雄师,天留之以资陛下也。

  今臣与顺部大会于荆州,恳请陛下,大破庸常之见,速下诏抚之,以列侯之爵相招,则一纸招书,收数万精锐之心也。

  臣伏乞陛下,念国之艰难,良机不再,准臣之议,则臣愿自请督师,为陛下气吞荆楚,会师金陵也。

  李过看完,心中不禁一动,脸上尽有一丝潮红。

  大顺军逼死了崇祯皇帝,大明的朝臣多敌视顺军,朝堂上内阁大学士蒋德璟、路振飞、林增志等人,都对招抚顺军极为不满,曾言,“李贼破北京,罪在不赦,其党安得封拜耶?”

  大顺军同何腾蛟合营时,田见秀、袁宗第、刘体纯这些在大顺朝爵封侯伯的大将,却只被封了个参将之衔,连个总兵都没封到。

  李过没有想到王彦会给他们请封侯爵,心里顿时大动,连忙将奏章奉还,而后行大礼道,“末将谢过国公之恩!”

  王彦走上前来,将他抚起,而后道:“除了爵位之外,顺部所需银饷物资,本督也一概补齐。不过,李将军也该知道眼下情况,顺军既然接受大明的招抚,接受官爵待遇,就得要接受本督的指挥和改编。”

  .m.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