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06章训练新卒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琦只能一阵手足无措,他也参加了这次科举,但是却没有考上,之后准备去国子监,又在考试中败下阵来,他见文途不行,才有了弃文从武的念头。

  正在他黯然之时,一老妇人却从屋里出来,他连忙迎上去,扶着老妇人,唤道:“母亲~”

  老妇人点点头,让他扶到院子里座下,““儿啊~你的志向母亲理解,你就放心去吧!母亲会好好劝你娘子,你不必为家里担心,只是上了战场,不要只想着能为你父兄报仇,千万记得保护好自己的身体,一定要平安归来。”

  招募新兵之事,王彦没有想到如此顺利,他原本以为至少需要半年时间,甚至要跑去广西、贵州一带募集,但在短短两个多月之间,五万人马就已经幕齐。

  王彦想了想,这可能是得益于他的募兵政策,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之前清兵入寇,大肆杀戮抢劫,使广南人感到了危机。

  世间的事情,总是具有两面性,清兵攻入广南,造成了百姓大量伤亡,但也打破广南之地原有的格局。

  现在清兵就向悬在广南人头顶的一把利剑,加之王彦授意民间的说书唱词之人,大肆宣传清兵的残暴,让苏昆生、李香君编排《江阴八十日记》,《昆山记》等戏剧,让广南人紧绷了精神,对于朝廷为抗清而进行的改革,多持支持的态度。

  新兵既然以经招齐,王彦遂即命令戴之藩,王士琇等人主持初步训练,三月之后,在将新兵补充到各军之中。

  为了控制军队,五忠军各镇主将,并没有发饷招兵之权,各部缺损,都由王彦进行补充。

  对于驻扎在湖南的忠至镇,王彦则调谢旷离开后勇军,主持湖南募兵训练之事。

  新兵营设在广州西郊,靠近珠江,是一座占地数千亩的大军营,足有数千顶大帐,五万新卒士入驻其中,除此之外,还有从五忠军各部抽调过来的老卒,也有五千之众,进驻营地。

  此外邝露的武院也进入营地,与五千老卒以旧带新的任务不同,他的任务则是培养军官。

  眼下五万新卒,十人一小旗,五十人为一总旗,分成一千个小方阵,因为只是初级训练,完成之后就送往各镇,所以不设更高的编制。

  新兵们领了步甲、军服、兵器和军毯,并分配了营帐,便各自回到帐中。

  新兵的营帐很大,五十人住在一顶营帐内,可以更好的培养出袍泽之情,方便进行训练。

  虽然都是新兵,但戴之藩练起来,却完全按照老卒的标准来训练,条件十分艰苦,士卒们兴奋没有一天,就被老兵们整的倒头就睡。

  周文琦整理了一下被子,刚要睡下,帐帘忽然掀开,一股寒风扑面而来,走进来一名身穿绯袍,腰缠玉带的一品大员,他的身后则跟着几名身穿山纹甲的军官。

  他见白天凶神恶煞的给他们训话的主将戴之藩,恭敬的站在绯袍大员之后,又见那脸上标志性的伤疤,于是连忙行礼,“拜见楚国公。”

  王彦微微惊奇,挥了挥手,意识他不必多礼,又看了看,帐内已经睡下的诸多士卒,便又退了出去。

  “广南的气候虽然不向江南和北地,但眼下毕竟是冬季,缺少的被子,要尽快补齐。”王彦边走边说道。

  黎遂球点点头,“国公,被服之事倒好解决,关键是衣甲和兵器,缺额实在太大,而且生铁也不足了。”

  “原本以为要半年时间,才能招满五万之数,没想到不到两月就满额了,兵器、衣甲做不过来,也在情理之中。”王彦思考道:“本督命人与几家商号谈谈,看是否能再买一批生铁过来。”

  (感谢老陈的刷屏打赏,感谢花满城66,悦冻窝芯的打赏)

  .m.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