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98章蓄势待发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南大地波涛汹涌,白云苍狗,大战之势,如云海滚动。

  在湖广大地上,王彦所需要的粮食、草料、军械、饷银,也整船整船的往武昌运送。

  从广州经过珠江,再过灵渠,然后进入湘水,最后进入洞庭湖联接长江到武昌。

  在这段水道上,船只密布,水道就如同流动的血管般,将各种物资送到武昌。

  王彦下达动员之令,征发民夫数十万,水道两岸都是光着膀子的纤夫。

  在各条官道上,从早到晚的都络绎不绝的骡车、驴车和独轮车,各地农闲的百姓和府兵,全部都参于到了运输队伍之中,众人车推肩挑,遮道而行。

  除了运送物资的民夫之外,军队也在大规模调动,在武昌附近训练的新卒,被发往两广,而两广的忠武、忠至则往武昌调。

  王彦并没有预料到,这么快就会攻打江南,他原本是想等新卒形成战力后,再发动江南之役,但现在局势变化,等新兵练好,已经来不急了,他只能将精锐调来武昌。

  原本退役的许多五忠军将士,也被重新征召。

  一时间,各村,各寨,只见骑兵疾驰而入,张贴榜文。

  五忠军老卒纷纷回家收拾衣甲、兵器,家人问之,只回答说:“大王大点兵,军贴有我名。”

  老卒便义无反顾的告别家人,奔赴武昌。

  整个南中国一下火热起来,可光有热情并不行,农耕民族打仗,考验的还是后勤。

  这兵马一动,银子就像水一样哗哗的流,想拦都拦不住。

  王彦刚刚建藩,加上之前和朝廷争斗,造成的混论和官员的流失,影响着他的备战。

  这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在这样频繁和大规模的调动中,形成了许多混乱,整个幕府不知道,花了多少银子,还要多少银子,已经一年能收多少银子等等问题。

  今日,在备战火热之际,王彦便召集诸多藩国官员,来总督府邸议事,理一理现在的财政,以及预算一下,这场仗打下来,还要多少银子。

  何腾蛟走后,湖广总督府被王彦稍微进行了一些改造,原来的总督府大堂被改成了议事堂。

  现在王彦学着鲁藩一样,官员基本自己任命,并做了些改变,他在幕府设立七省卿,以及议事堂,其实也就是内阁。

  七省卿由他的幕僚或者各部长官充任,每一省专门帮助王彦处理一部的事务,但处理时并不能独断,需要由议事堂讨论,而能参加议事堂的除了七省卿外,还有各部尚书、侍郎、以及谏台御史,还有六科给事中。

  若是这些人觉得议题不合理,便可发回让七省卿重新处理,然后再议。

  当然这种制度,目前只是刚刚开始摸索,还有许多问题,而且现在官员也不齐全,需要慢慢补充。

  这时来参加议事的幕僚和官员,大都已经来齐,一共三十余人。

  众人正坐在堂内三三两两的交谈,都在说着最近备战中的诸多问题,以及这议事堂的稀奇。

  这时王彦到了议事堂外,门口的侍卫当即高喊:“殿下到!”

  议事堂内立刻安静下来,众人见王彦在陆士逵的护卫下疾步进来,纷纷起身恭迎。

  整个议事堂的布局有点怪异,大堂上有三个台阶,最高的那层台阶上,单独放着一张桌案和一把座椅,坐在上面可以俯视整个大堂,第二层台阶则摆下了七张桌案和七把座椅,到地三个台阶,又变成了一章桌案,但没放座椅。

  在这三个台阶对面,则面对着台阶放着三十多张桌案和座椅,形成一个集团,仿佛与台阶上的集团是对立的一样。

  这与传统的摆设,简直天差地别,好在之前就已经有幕府幕僚解释,每个桌案上又放了对应的官职,所以众多官员到不至于不知道自身的位置。

  .m.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