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43章催促攻台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探子,就是耶稣会的人,也不能放他们北上。”王彦微微沉吟,开口问道,“福建那边攻打大员的准备,做的怎么样呢?兵部派人去催一催,要快点打下来,将荷兰夷赶走,以免他们和满清勾结,再者都已经六月,迟了今年难民上岛,也种不成粮了。”

  “两广陈大人的奏折上说,广东水师已经准备妥当,但国姓那边似乎,还在招募熟悉水纹的引航人员。”陈邦彦站起身来,躬身行礼,“下官这就回部里,发令给福建!”

  荷兰人从极西之地,不远万里来到中国,还能在南海搅动风云,他们的强大,窥一斑而见全豹,唯一的缺点就是人数太少,整个南洋加上台湾,恐怕也没有一万人,但满清人多,若是让这两方勾结在一起,对于大明将是个不小的威胁。

  说完,陈邦彦就告辞离开,其他几人也纷纷起身,“殿下,部中还有事务,下官等人便都告辞了。”

  王彦点了点头,挥挥手,让他们自便,他坐着又喝了会茶,心中却有些沉重起来。

  人都有轻敌怠慢之时,特别是王彦才而立之年,就已经贵为亲王,掌控若大一个帝国,说他心中不飘飘然,没有骄纵之气,那显然是不可能,他现在不仅行事狂的很,而且还有些好大喜功。

  从光复南京,又把捣乱的江浙士绅压下去后,他心中骄纵便更甚一些,有点视满清如草芥,不将多尔衮等人放在眼里,但多尔衮居然去联系荷兰夷,却一下出乎了他的预料。

  在他的眼中,多尔衮就是狂妄自大,愚昧无知的野人酋长而已,怎么可能像他一样,开明的看待周边,但多尔衮这次却做了,这让王彦升起一丝警惕,他起身回书房,便冷静思考起来。

  南京被明军打下之后,郑成功奉唐王之命赶回福建,彼时原本坐镇福州的张存仁,谭泰,已经在浙江投降明朝,清军在福建的力量十分薄弱,郑成功回到福建之后,用他郑家经营福建数十年的威望,一纸檄文,便招降了闽江之东,包括福州在内的所有州府。

  一下多了半个福建,让郑成功有些手忙脚乱,而郑成功精力有限,所以对于攻台的准备,便不是十分充足,陈子龙几次至书询问,他都说再等一段时间。

  郑成功一方尚在未准备好,但巴达维亚的援军却到了大员。

  去岁开始,明朝与荷兰人在南海彻底翻脸,荷兰台湾总督担心大员的安全,便写信给巴达维亚总督,请求支援。

  荷兰并非人口大国,殖民方式主要是占据航线上的要点,做二道贩子,而大员正好就是荷兰在东方贸易的一个关键节点,朝鲜、日本、中国江南的东西,要运到西方,运到南洋,都得经过台湾。

  虽然明知道明帝国的强大,但贪婪的荷兰人还是不愿意放弃大员,因而巴达维亚总督,派遣八艘三桅战舰,以及二十多艘苏丹小国的船只,三十多条海盗船,于五月间抵达了大员。

  福建外海,自此朝廷再泉州设立市舶司后,海峡内的福建商船便多了起来。

  原本福建商人,纵横闽粤两海,但郑芝龙瞎搞,自毁基业,连带着福建海商也跟着元气大商,倒了血霉。

  现在福建虽被光复,但福建海商的地位,却已经大不如前,广州兴起的海商集团,已经抢占了他们在南洋的贸易份额,浙江光复后,浙江的海商逐渐恢复了日本、朝鲜方向的贸易,福建正好被夹在中间,很是无奈。

  不过郑氏毕竟曾经是东海霸王,而且郑家与日本关系密切,所以许多商船,便跑起日本这条线,但日本、朝鲜都不富裕,想要发财,还是得下南洋。

  隆升号是泉州的一家老商号,有郑氏的股份在,商号拥有百艘海船,实力雄厚,成为了福建商号开拓南洋的先锋。

  二十多艘满载茶叶、瓷器的福船,在大掌柜的带领下,从泉州出发,驶往南洋。

  (感谢小小小芬的五千,两眼发呆的五百,hcj的388打赏。其实大家订阅就好,打赏多半被网站赚去,不用那么破费。那明天三更吧,感谢支持,感谢大家的月票,订阅,推荐)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