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99章放弃淮南_崇祯十七年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作战,确实是精锐尽出,攥成拳头去打击明军,入关之后则向是伸开五指去戳人,如果对手弱,那还好说,可要是遇上硬点子,那便要戳段手指了。

  多尔衮说的有理,但代善显然有他的疑问,“老十四的意思是我们不该变大?”

  疆土变大,问题自然就多,特别对于满清来说,问题就更加明显,越多的土地,就代表越多的反抗,而越多的反抗就表示着八旗要四处驻兵,就更进一步分散了八旗的实力,可是地方大也有地方大的好处,大清可以纳更多的粮,收更多的税,有更多的人口进行驱使。

  难到就因为变大后,将要面对更多的问题,就拒绝变大吗?这显然没有道理。

  “二哥,本王不是那个意思!”多尔衮坐回代善对面,“大清想与南明还有豪格一争雌雄,需要两点,一是至少近二十万精锐之兵,二是统治疆域稳定。本王不是说我们不该变大,而是不该一下变的太大,这些年我们就是一下便的太大了。”

  当初八旗入关时,大概也就十多万精锐之兵,那时确实是所向披靡,多尔衮见代善微微颔首,继续说道:“崇德八年初时,闯逆不过据有襄阳等地,几万人马,到顺治元年我们入关时,短短两年时间,闯逆以据有黄河以北之地,百万之众。这看似气势鼎盛,然而实则没有根基可言,所以我大清能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便剿灭闯逆,再反观南明,地盘不极闯逆,江北几十万人马全部投靠我大清之后,却依然能够抵挡我大清的进攻,这是因为明朝二百余年为南明打下了稳固的根基。闯逆就是变大变的太快,如果他在北方有根基,便也不至于山海关一败,便立刻土崩瓦解。”

  代善明白多尔衮的意思,其实多尔衮之前也已经提过几次,便是想要稳定北方,这其实也就是要打下根基,只有根基稳定,他们才能将防止地方叛乱的驻防八旗集中起来,以精锐之兵和南明争雄。

  “老十四准备怎么做?”

  “一是要再从关外招募壮丁补入旗丁。”多尔衮见代善认同,目光对视,“二是本王准备放弃合肥,以及淮南诸地,退缩到淮北,将兵力收拾起来,避免与南明在淮南作战。”

  明军拿下扬州后,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合肥城,而多尔衮却没有能力在合肥组织一场大战,不如索性将淮南让给南明,这样南明消化淮南也需要一些时间,他则可以在这段时间内,解决内部问题和攻灭朝鲜。

  代善听多尔衮要放弃合肥,眉头却是一皱,“豪格正在攻打四川,我们这个时候放弃合肥,不等于是让南明可以一心对付豪格吗?”

  在多尔衮看来,豪格与南明都是他的敌人,所以他放弃淮南,除了用空间换时间之外,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算计豪格。

  豪格的意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