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五章君臣野望_水浒大寨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元938年,是中国五代十国之后晋天福元年、契丹会同元年。这年十月,后晋太祖皇帝石敬瑭(892—942)派使臣到契丹皇都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将中原北方十六个州的图籍呈献给“父皇帝”耶律德光(902---947)。从此,这十六个州便脱离中原,正式纳入契丹国版图,变成了契丹国的行政区域。

  这十六个州是:幽(北京)、蓟(天津蓟县)、瀛(河北河间)、莫(河北任丘)、涿(河北涿州)、檀(北京密云)、顺(北京顺义)、妫(河北怀来)、儒(北京延庆)、新(河北涿鹿)、武(河北宣化)、云(山西大同)、应(山西应县)、朔(山西朔州)、蔚(河北蔚县)、寰(山西朔州东)。

  这便是史上有名的燕云十六州,又称幽云十六州、幽蓟十六州。

  其中,幽、顺、蓟、涿、檀、瀛、莫七个州,位于太行山东南,称为“山前七州”,北部与燕山险峻地形相连,有多处天险可以据守。其他诸州在太行山西北,称为“山后九州”,那里山岭绵亘,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这是一片富饶辽阔的土地,东西长约六百公里,南北宽约二百公里,面积大约有十二万平方公里,包括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与山西北部等广大区域。

  这里物产丰富,既有“桑麻枣栗之饶”,兼具“玉帛子女之富”。

  这里地势险峻,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意义。北方著名的关口要隘,如山海关、喜峰口、古北口、雁门关等,都分布在这一带。

  宋人叶隆礼在《契丹国志》中写道:“幽燕诸州,盖天造地设以分蕃汉之限,诚一夫当关,万夫莫前也。”

  在以冷兵器为主的时代里,以步兵为主要兵种的中原军队,如果想成功抵挡住游牧民族骑兵的入侵,必须要有险峻地形作为屏障,而燕山与太行山一带恰好就构成这样一道天然的战略安全防线。

  燕云十六州一失,中原北方大门豁然洞开,河北北部边防从此几乎无险可守。北方游牧民族铁骑,对中原王朝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他们随时都可以驰马纵横于千里平原之上,昼夜之间,即可饮马黄河.

  这次宴会就是为了出使,出使就是为了探听契丹和女真的动静,做好收复幽云的准备。

  许贯中连忙起身,说道:“女真反叛,契丹一败再败。倘若能够动摇辽国根基,陛下取幽云十六州当如探囊取物。”

  高俅看不惯许贯中新进,不由出言道:“幽云之地有辽国十数万兵马,且骑兵众多,即便辽国内乱,大宋想要收复,也必定需经历一番苦战。许舍人何来探囊取物之说?”

  高俅这一说话不要紧,童贯坐不住了。他本就主张联系女真,收复幽云,高俅这么说岂不坏事!

  “启禀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