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百九十九章_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里是我听很多企业都有提到过的,但是是不是所有老美订单都这样,我不确定。)

  因此在2039年,阿美利肯的产业实质性完成了回到本土的任务。

  上面是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组织。

  至于华国,华国这些年同样过的很滋润,深度扎根东南亚之后,加上自身的制造业升级。

  华国算是发展中国家里混得最好的一波。

  甚至把高丽给拖下水了,高丽的优势产业基本上被华国吃的差不多了。

  因为高丽和华国在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上基本一致,之前高丽靠着自己技术上的优势,华国每年要从高丽进口大量半导体和机械零件。

  到了2039年局势已经反过来了,华国不用再向高丽采购,甚至高丽一些尖端零部件得从华国进口。

  在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跟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五个国家,分别是:

  袋鼠国、高丽、巴西、霓虹和瑞士。

  其中靠出口精密仪器、半导体、高端材料等的主要就是高丽、瑞士和霓虹。

  到了三十年代的尾声,这三个国家华国都成功实现了贸易顺差。

  对他们在高端制造业的依赖几乎削减为零。

  至于袋鼠国和巴西,这属于没办法,在原材料领域必须依赖对方。

  制造业可以通过产业升级来解决,原材料短缺,只能通过星际殖民来解决。

  郑理接管狮城之后,除了能源集团和人工智能企业之外,还成立了一家航空企业。

  这家航空企业,专门搞各类航天用燃料的。

  从燃料层面来说,或者从能源角度出发,氢能源一直都是蓝星选择的主流方向之一。

  虽然只有霓虹持之以恒的在氢能源上投入。

  其他国家是两条腿走路,主要投资锂电池,但是也不放弃对氢燃料电池这条技术路线的投入。

  霓虹就属于一条路走到黑,把大量资源都投入到了氢燃料电池里去。

  氢燃料电池,作为航天能源来说,它拥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轻的重量、更大的延伸范围和更快的周转时间。

  无疑听上去这是一个很有前景的技术路线。

  但是为什么这一直停留在企业研发的技术路线里,而没有落地。

  很多创业企业宣称要制造纯氢燃料电池驱动的飞机。

  像初创公司zeroavia计划在2024年之前制造10到20架由氢燃料电池驱动的客机,他们还获得了五百万美元的捐赠。

  实际上到了2024年影子都没有见到。

  空客更是宣称自己要在2035年,靠氢燃料电池技术路径,研发出世界上第一艘零排放的商用飞机。

  结果到了2039年,这也只是计划,别说落地,连实验室产物都没有看到。

  氢燃料电池的最大弊端在于,风险,一直缺乏很好大规模储存氢气的手段。

  因为氢气最大的优势是能从月球极区获得,并廉价送到leo。

  如果通过大气刹车从转移轨道进入leo的话,可以将月球开采的25-30%水送到leo作为推进剂使用。

  这样只要搭配复用寿命区区100次的摆渡船,就能实现<$50/kg推进剂价格,远比从地表送上去便宜,从而极大的降低深空物流的成本。

  狮城新成立的太空集团,第一款产品就是针对氢燃料电池的整体解决方案。

  这一套方案以及产品,已经同时卖给nasa和sa了。

  同时第二款产品,就是燃烧效率和能效比爆表的超级燃料。

  至于第二款产品,目前nasa和sa正在紧锣密鼓的改造他们的太空发动机。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