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9章 乡情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户们是这般模样,而万历三年的正月,松江府却又是另一般景象。

  万历二年秋,徐家也召开了宗族会议。老相爷徐阶挣扎无果,被皇帝架在脖子上的刀给逼住了,终于决定:退田!

  这一整理家里田地,被皇帝给整冷静的老徐阶也吓得亡魂直冒,对皇帝多了些理解。心说我要是仍当政,也要收拾自家这样的。

  还没仔细丈量,只是在账册上简单加了加,自家居然有耕地二十六万亩、桑田十一万亩,华亭县一半的地都在自家名下不说,还占了邻县十三万亩!

  徐阶此前虽然知道自家地多,但是蔡国熙和海瑞当初打压他家的时候,徐阶刚退不久,以为是高拱要收拾他,防止他起复——政争么,寸步也不能让。等他在朝中影响力彻底消退,又天天悠游园林,也不管家务。再说他自恃功高,朝廷优待老臣,有海瑞和蔡国熙的例子在,谁能把徐家怎么样?

  然而人的心理就是这么奇怪。今年徐阶被皇帝先黜落徐元春、再起复蔡国熙,两个大耳刮子打清醒了。如今怎么想都是皇帝收拾自家有理,老羞成怒之下,心理上转不过弯,恨不能拿拐棍把徐家推入破家险境的儿子们给打死。

  最后他一锤定音,按照徐元春的建议,除了留下原有的五千亩土地外,其余在自己当政以后投献到徐家的土地一律清退。

  一张帖子到了县衙,知县不敢怠慢,急报松江知府。松江知府王以修是四川人,见了知县杨瑞云的呈文,激动的老泪纵横。

  见后堂无外人,王以修直接跪地向北叩头,大喊:“皇上圣明!皇上圣明!”堂下亲随见了,以为老家伙发了疯。

  王以修磕了头后,冷静下来,心说隆庆三年,朝廷在松江试点一条鞭法,差点激起民变。为何?因为地都在徐家,朝廷每年一百二十万石的赋税负担,都压在其余小地主和小民身上!

  这下子别说一百二十万石,若徐家的田都退了,俺老王能把赋税收齐不说,历年的积欠在任内也能还上!到那时,这考绩天下第一,谁也拿不走!

  徐家退田,为万历二年帝国南方最大、最复杂、最轰动的事件。从万历二年十一月初开始到万历三年正月,历时三个多月,这田还没退完。

  原因一是徐家接纳了投献的土地后,将分隔原有土地的坝、垄都刨了去,将地连成了整块。等退田时,找不到标志物,相邻的多家打架,出现一堆官司。

  二是此前投献的过程历时好多年,有些家已经断了香火,这具有继承权的家属纷纷争地,导致退田过程中夹杂着大量的土地确权官司。

  三是仅徐家本家就有奴仆过万人,这些人中离徐家比较近的,已经抛弃稼樯多年。徐家退田后养不起了,都打发出去流落在外,好多家庭衣食无着。

  四是许多佃户已经租种徐家的地多年,但此番拿回土地的新地主自家好多也要种地,大量佃户也失了生计。

  这些事情乱糟糟交杂在一起,让杨瑞云和王以修这个年过的痛苦不堪。眼瞅着开春后,能有一半的地无法确权,种不上,两个人吓得乌纱帽都戴不稳当。

  没奈何,硬撑了两个月的王以修只好急报京师,请派钦差来督导徐家退田之事。结果,令王以修日后流尽了悔恨的眼泪,此后仕途无比坎坷的谕旨下来,朝廷起复海瑞为钦差大臣,到松江再次断讼清田!

  海青天表示:摩碣这小子不错,否则老夫要万历十年才能起复。你们有票的看着给点,这无关廉政,而是贯彻老夫对苦娃子一贯的偏袒态度!

  老摩:今天被编辑批评了,说俺字数太少。老摩终于写了三千字,吐血求票。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