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2章 解释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国熙起复之事。

  让徐阶在南方影响力大的,还因为现在当政的是其门生张居正,虽然两人的关系并不是像两人表现在外的那般融洽。

  史书隐约记了一笔,徐阶的下台,张居正也搞了点小动作。高拱和徐阶赋闲在家时,张居正推荐给隆庆帝的,居然是高拱,而非徐阶。

  徐阶知不知道张居正在搞自己呢?当然知道。但尽管如此,还是将自己的政治势力全盘移交给张居正,毫不以之为忤。因为他知道,自己还会用到这位“好学生”。

  果然,在隆庆三年,海瑞、蔡国熙在松江铩羽而归,居正与有大力焉。事后,张居正在给徐阶的信中表示:“仆在一日,为善类保全一日”。并写信给松江地方官,要求他们“慰藉”徐阶。

  由这些事情可见,在徐阶、高拱、张居正的三角关系中,一切都是从政治家的角度出发,而非世人所见的“师生”感情或“潜邸”之谊。

  在隆庆二年,张居正和高拱都认为“甘草国老”施政不能挽救大明日益倾颓的局势,因此有志一同,一个冲锋陷阵,一个背地里使绊子,把徐阶赶回老家。

  既然徐阶回家了,高拱继续收拾徐阶就是张居正所不能容忍的了。因此,戴凤翔作为徐阶留给张居正的走狗之一,能直接参倒海瑞和蔡国熙,张居正的确是居中出了大力。而张居正也利用保徐阶这事儿,跟高拱划出了底线——我的人,你不能动!

  言归正传,因为张居正的关系,万历年以后,任官帝国南方的,过了江不去退思园看看老首相,这心里也没底。因此退思园日日高朋满座,诗赋唱和,真为文坛佳地,高士渊薮。

  这些人带来的,都是朝廷最新的消息。两年来,徐阶冷眼旁观朱翊钧和张居正施政,心中早就给他两个不知打了多少大叉。嘴上不说,但是“孟浪”、“操切”、“好大喜功”这些字眼不知道在心里打了多少个来回。

  令徐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皇帝对他的恶意因何而来?自己所作所为,并无出格。三个儿子不肖,最有能力的徐璠早就被蔡国熙判罪,虽然张居正当政后免了,没有真的流放,但此生无缘官场。大孙子念书虽然好,但等徐元春成长起来,徐家在政坛影响力早就风流云散了。

  在此种情况下,皇帝为何要以近乎羞辱的方式对待他这个拨乱反正,扶保隆庆帝顺利登基的大功臣?这简直毫无道理!而且皇帝这一招,看似犀利,其实可笑。在南方士林之中,皇帝近乎人心尽失,一个“非以才取人,昏聩而辱功臣”的帽子戴上了,与皇帝有何好处?

  别说徐阶不明白,张居正也不明白。为了老师的家事,张居正和朱翊钧也闹起了别扭。毕竟,装在朱翊钧肚子里的那篇再造神州的大文章,很多政策现在是无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