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235章 心隐_万历新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端之学,却只爱一个‘格物’。格物旁艺也,焉能近得大道?”

  何心隐脸色凝重,道:“贤弟,此言非也。若天下万事都格起来,道真在其中也。近年来,吾揣摩皇上所著《论矛盾》、《论实践》,时有醍醐灌顶之感,心学之要旨在其中矣。阳明公若在世,也必把皇上视为知音。”

  “此番‘瀛台之会’,还真不是遴选教授那般简单!”

  屠隆所言浙江大案,正是吴善言所交代出来的“空饷案”。四月初,“马文英虚冒烈士”案——现已改名“空饷案”爆出,立即震惊天下。

  该案以南京兵部翁大立尚书核心,共涉及两京官场三品以下高官三十七名,五品以下九十六名,地方胥吏和卫所军官近千!

  半个江南地区,出现了文官和卫所系统大规模坍塌式腐败,国家安全局也有三十多人涉案。

  虽然马文英被杀只是这超大腐败案微不足道的枝蔓,却在马文英之子马俊贤始终没有放弃的情况下,导致重要知情人吴善言昏招迭出,结果将整个案子连根掀起,掀起了一场官场的超级地震。

  案子查办到三月底的时候,朝廷都察院和国安局近乎倾巢出动,在京师和江南成立了五个专案组,皇帝特旨海瑞亲自挂帅——在海瑞的传奇生涯中,写上了最为精彩的一笔。

  经查,自万历八年起,朝廷枢密院高官和南京兵部勾结,在实施卫所改革过程中,大量虚做卫所军户名册,侵吞土地和复员补贴,折银超过七十八万两。

  欲壑是难填满的,这个腐败集团结成之后,很快就盯上了军改过程中淘汰的大量军械。他们利用江南与日本之间没有禁绝的走私贸易,将大量军械倒卖至正在进行内战的日本,并从中获利超过一百一十五万两。

  皇帝得知细情之后,其震怒是可以想见的。这也是这些天朝廷上下众官如履薄冰的原因——三年前的大逮捕带给大家的阴影还是太大了。

  【注1】:有人认为王之垣杀何心隐,是出于张居正的授意。黄宗羲《明儒学案》记录,何心隐对王之垣说:“公安敢杀我?安能杀我,杀我者张居正也!”李贽在《何心隐论》中为之鸣冤的时候,也认为王之垣杀何心隐是为了迎合张居正的上意。

  姑妄听之罢。王之垣一代名臣,时人评价其正色立朝,事上接下,都以至诚相待,有古大臣之风,因迎合张居正的上意而杀之,老摩认为并不可信。

  研究何心隐之死的诸多记录,曾为何心隐收敛遗骨的理学名家耿定向有一语中的:“钦惟高皇教民榜言,今后天下教官人等,有不依圣贤格言,妄生异议,以惑后生,乖其良心者,诛其本身,全家迁发化外,钦此。”——见耿定向与其弟耿定力书信。

  耿定向引此之高皇帝榜言,亦因其弟耿定力指其为邓豁渠作传,“或失厚道”。以为如邓豁渠者,依《高皇帝教民榜》,当“诛其本身,全家迁发化外”,何心隐亦应如此。耿定向所可惜者并非何心隐之被杀,而是当时为什么不即以“讲学”名义论其罪。如以“讲学”论其罪,正可借此“以明正学”。

  因此,耿定向虽然对何心隐之死报以极大同情,但他在给自家弟弟的信中已经点明了何心隐的死因:被坚守理学的封建官僚阶级合力绞杀,王之垣不过是此阶级中的代表而已。

  请收藏:https://m.bq99.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